手機按鈕

秋季氣候多變好發疾病 王爺出巡祈福遶境

A-
A
A+

節目中心/黃唯碩、林瓊玉報導

進入秋季氣候漸變,晝夜溫差大與濕氣交替,使得所謂「瘟氣」在民間信仰中特別受到重視,從古至今許多人在面對疫病或流行病時,會轉向王爺信仰祈求鎮壓與護佑。

秋季日夜溫差大好發疾病(示意圖/三立新聞網)
秋季日夜溫差大好發疾病(示意圖/三立新聞網)

王爺信仰在臺灣相當普遍,尤其盛行於南部沿海地區,這些王爺多被視為代天巡狩的千歲,具有掌管瘟疫、驅邪除煞之能力,過去在醫療條件不發達時代,人們相信若疫病肆虐,王爺出巡能將瘟氣帶離,讓鄉里恢復平安。

典型的王爺祭典或王船儀式,就承載了這樣的信仰功能。以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為例,每三年一科,迎王、遶境、王船送行,都是為了使王爺代天巡狩,押解瘟疫離開地方,王船在送行時要燒化或遊天河,以象徵將瘟疫送離。

五府千歲 臺北鎮北宮(圖/寶島神很大)
五府千歲 臺北鎮北宮(圖/寶島神很大)

王船祭典流程甚為繁複,從造船、迎王、遶境、王醮科儀到送王儀式,都各有意涵。造船、請王、遶境是把王爺迎請至人間巡狩;王醮中的「和瘟」「押煞」儀式則是先和緩勸離瘟神,若無效才進行驅逐。最後送王的方式則分為火化(遊天河)或漂流(遊地河)兩種。臺灣多地目前多採燒王船的方式,以避免漂流船隻落難或漂回鄉里。

東港迎王平安祭王船(示意圖/寶島神很大)
東港迎王平安祭王船(示意圖/寶島神很大)

不只是東港,像是安定長興宮瘟王祭,以送王船驅疫為核心,每隔幾年舉行祭典,祭祀十二瘟王,希望解除地方的災疫。王爺祭典與秋季瘟疫鎮壓的關聯,不只在儀式上,也與地方共同記憶與社會凝聚有關,遶境出巡讓王爺行走鄉間,象徵將淨化能量帶進各里;陣頭演出與信眾參與,使祭典成為社區的集體儀式,使信眾在祭典中得到心靈安慰,也藉機寄託對健康與平安的祈願。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15三立台灣台29頻道

►按讚寶島神很大粉絲團,掌握最新消息:https://bit.ly/3n9Sb9C

►訂閱寶島神很大Youtube頻道!神影片週週更新:https://pse.is/4c9hq5

★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

民間信仰請酌量參考,理性信仰不迷信

 

讀者留言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查查好日子 NEW~
2025.11.02
more>
資料來源:Wind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