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先師是醫術之神,聖誕日分別有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和四月十八日,信徒們會於華佗聖誕日前往廟宇,祈求健康平安與醫運亨通。華佗被尊為「外科鼻祖」,他的醫術成就與濟世精神對後世影響深遠,至今仍令人景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華佗的傳奇人生。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每年在國曆1月5日至7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285°,今年則落在國曆1月5日星期日。在小寒過後,氣候進一步變得寒冷,標誌著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即將到來,因此稱為「小寒」。如以往中國北方常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強調小寒至大寒期間的嚴寒。臺灣則有:「小寒大冷人馬安」,意思是天氣若冷,人畜反而不易生病災疫。
宜蘭縣五結鄉的年度民俗盛事「五結走尪」,是元宵節期間的傳統活動之一,源自地方百年歷史,現已被列為無形文化資產。這項活動不僅體現了民間對媽祖的虔敬,也成為當地居民聯繫情感的重要橋梁。在利澤永安宮的推廣與傳承下,「走尪」逐漸融入現代元素,吸引了全台及國際的關注。2025年的「五結走尪」活動將於元宵節期間舉行,傳統與創新兼具,活動精彩可期。
大雪節氣的命名,顧名思義,象徵著此時雪量的大與多,源自中國北方地區的大雪頻繁,而台灣則以乾冷為主。今年的大雪節氣,落於國曆12月6日,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對於台灣這樣的亞熱帶地區,雖然難得見雪,卻也能清晰感受到氣溫的驟降和冬日的陰寒氛圍。這個節氣有幾項要注意的養生與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