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粉們有沒有聽過一句俗諺:「夜從今夜長」意思是在春分過後,夜晚漸長,白天漸短。而2023年的秋分就在國曆9月23日(農曆8月9日),秋分是24節氣中第16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4個節氣。「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且只有這兩個節氣當天日夜時間均等。秋分標志著季節的更替,代表夏季的結束和秋季的開始。不免俗,小編這就來好好的介紹一下節氣秋分!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今年的秋分落在9月23日,中秋節的前夕。而秋分其實也是歷史上重要的節氣之一,因為古代的君王會選在這天舉辦「祭月大典」。「分」也有著「一半」的意思,代表這時候秋天已經過一半了。而這天也藏有玄機!竟能轉運?
昨日鬼門關,今(15)日嘉義城隍廟展開城隍夜巡,從中午起駕出巡,展開一整天的遶境,除了提醒「逾假未歸」的好兄弟趕緊返回,也有巡視、淨化地方的作用,讓民眾安居樂業。「嘉義城隍夜巡諸羅城」是嘉義市重要無形文化資產,今年擴大舉辦,首度邀請澎湖武轎跨海加入,和首次熱氣球升空嘉義市區,此外還有「神鬼魅影」踩街,鬼魅擠爆嘉義市街超壯觀,晚間七點揭開城隍夜巡最高潮!
農曆七月三十(國曆9/14)就是鬼門關的日子,但神粉們知道嗎,主祀地藏王菩薩的新竹東寧宮卻是在隔天也就是農曆八月一日(國曆9/15)舉行「封鬼門」的儀式。這就相當於讓好兄弟可以再多放一天假,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東寧宮會晚一天才進行「封鬼門」呢?
新竹曾流傳著這麼一句諺語:「都城隍放、地藏王收」,「地藏王收」指的是每年農曆八月一日,主祀地藏王菩薩的新竹東寧宮會舉行「封鬼門」儀式,雖然與都城隍廟相較下較少有人知,但歷史也十分悠久,是珍貴的民俗傳統。但神粉們有沒有覺得很疑惑,鬼門關不是應該在七月的最後一天嗎?
本週四是國曆9月14日,也是農曆7月30日,這天也是一年一度鬼門關的日子。民俗專家廖大乙就表示,今年由於適逢黑兔年,可以說是60年來最兇的鬼月。他也提醒,在14日當天有6個生肖的民眾應盡早返家,不要晚上在外面逗留,以免犯煞惹禍上身。
民間習俗中神明濟世服務有許多方式,例如手轎、降乩,以及前陣子白沙屯媽祖的粉紅超跑的進香活動等,皆是恭請神明降駕辦事。而位於台南府城的「觀大駕」同樣也是非常出名。
「露從今日白,月是故鄉明。」神粉們有沒有覺得相當耳熟呢!沒錯,這就是詩聖杜甫的《月夜憶舍弟》詩中的其中一句。而「露從今日白」指的便是節氣「白露」。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從這個節氣開始,冷空氣將轉守為攻,加上日照時間變短,溫度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可以說到了白露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天氣漸漸轉涼,寒生露凝。
位於新竹市南香山的太初玄清宮將於國曆9/10(日)晚間舉辦「竹塹城包平安感恩祭」千人祈福活動,邀請到國家級歌仔戲表演團體明華園劇團蒞臨演出回饋地方,並且還加碼新竹相當有名的珍珠奶茶包限量3000顆分送給當天前來觀賞的民眾們。
習俗是人們長時間在生活中形成的慣例,可以反映當時的思想及文化,為一種無形的文化傳承,例如過年發紅包或是清明掃墓都算是民間的習俗。在這禮拜我們即將迎來今年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代表著氣溫會逐漸轉涼,日夜溫差大容易感冒,因此老一輩的長者會有收清露的習俗,而這竟是傳說中的養肺開運秘方,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近日造成議論的彰化沿海「送肉粽」儀式,是因過往民俗習慣中認為「鬼月」不宜進行此科儀,但本月26日晚間仍有喪家決定舉行,並且路線包含車潮眾多的國道,讓不少民眾感到心慌。今天就來和大家科普一下「送肉粽」此項科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