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中心/黃唯碩、林瓊玉報導
走進廟宇時,常能看見在神桌下方或一旁,擺放著一尊威風凜凜的虎,許多人好奇,為什麼虎爺總是在桌子下?甚至有人誤以為是地位較低的神明,但其實這正是虎爺信仰裡特有的規矩,若不清楚就隨意觸碰,反而會被認為是對神明不敬。

虎爺在民間信仰中,屬於陪祀神明之一,主要是鎮煞、守護廟宇、保佑信眾,依照傳統習俗,虎爺的神位不與主神同高,通常安置於桌下,是表達「伏地守護」的涵義,這樣的配置象徵虎爺巡守四方、腳踏實地,維持廟宇秩序與安全。
因此虎爺桌不能亂碰,隨意把手放在虎爺桌子上、移動供桌,甚至碰觸神像,可能被認為是擾動虎爺,在祭拜虎爺時要蹲低、鞠躬,保持謙卑姿態,展現對祂的尊敬。除了桌位禁忌,拜虎爺的順序也很重要,信眾必須先拜主神,再依序拜其他神明,最後才輪到虎爺,如果一開始就直奔虎爺桌祭拜,反而會被認為失了禮數,這些細節雖小,卻是信仰傳統中尊卑有序的重要表現。

再來也要注意供品禁忌,虎爺在不同廟宇有不同習俗,通常供奉生肉、雞蛋、無糖豆漿,或是糖果餅乾等點心類,也有廟宇強調要以素食為主,另外有些廟宇認為供奉給虎爺的祭品是不能帶走的,因為食物入虎口,但多數廟方還是鼓勵信眾將供品帶回去,最好能分給家中小朋友吃,因為虎爺同時也是兒童的保護神。

虎爺也被視為求財、護身的神明,許多廟宇會有提供求財水、換錢水,有些還會提供虎爺金幣或小紙老虎,讓信眾帶回家求財平安。拜拜之前可詢問廟方該注意的地方,懷著敬意去拜虎爺,才是讓信仰發揮正面力量的關鍵。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15三立台灣台29頻道
►按讚寶島神很大粉絲團,掌握最新消息:https://bit.ly/3n9Sb9C
►訂閱寶島神很大Youtube頻道!神影片週週更新:https://pse.is/4c9hq5
★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
民間信仰請酌量參考,理性信仰不迷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