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鬼門開,金門縣文化局為推廣並保存地方特有的傳統信仰文化,積極推動無形文化資產「普渡燈」之保存再生,特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申請補助,辦理「金門縣無形文化資產『普渡燈』推廣維護計畫」,並由瓊林社區發展協會承辦,結合教育工作坊與社區實作,讓這項源遠流長、具深厚人文精神的民間信仰,重新照亮聚落文化的角落。
2025竹塹中元城隍祭將於8月22日至9月13日盛大舉行,今年主題為「城隍出巡.百福降臨」,由新竹市政府與新竹都城隍廟攜手規劃系列科儀與文化活動。作為新竹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慶典,城隍祭不僅是一場年度民俗盛會,更是承載地方百年記憶的重要文化資產。
今(29)日適逢農曆七月初七「七夕」,民間不僅傳頌牛郎織女的浪漫傳說,也是傳統信仰中「七娘媽」(又稱七星娘娘、床母)的聖誕。七娘媽被視為守護孩童、掌管女性巧藝的神祇,因此七夕亦是女子「乞巧」的重要日子,象徵祈求智慧與巧思。
農曆七月進入「普度月」,嘉義城隍廟今(22)日晚間舉行「開鬼門」及傳統「淨爐除穢」科儀,吸引許多民眾參與祈福。廟方表示,這些儀式不僅延續百年傳統,也讓信眾能藉由親身參與,祈求新的一年遠離病厄、家宅平安。三立電視台《寶島神很大》也提供全程現場直播。
嘉義城隍廟今(22)日晚間舉行農曆七月「開鬼門」儀式,為城隍中元祭典的重要傳統科儀之一。今年廟方承襲百年古禮,特別邀請張天師第 64 代傳人張澤丕道長主持,並於晚上 11 時進行全程公開科儀。現場活動同時由三立電視台《寶島神很大》進行全程直播,讓無法到場的民眾也能同步參與。
2025蘭陽媽祖文化節將於9月底登場,來自南方澳進安宮的媽祖屆時將外出遶境,保佑地方。行前媽祖今天快閃駐駕新月廣場百貨,除開放逛街民眾參拜,也接受業者妝點。
近日台南市火災事件頻傳,引發社會關注。為強化防火意識並守護第一線消防人員安全,府城三山國王廟與台南市政府消防局第六大隊攜手合作,推出限量聯名版「小神車」護身符。護身符以三山國王與消防車為造型,象徵神明與消防共同守護家園,祈願平安順遂。
宜蘭年度宗教盛事「2025蘭陽媽祖文化節」將於9月26日至28日一連三天隆重登場,由南方澳進安宮擔綱主辦,結合海上與陸上遶境祈安活動,展現在地漁村文化與信仰能量,歡迎全國信眾共襄盛舉、作伙迎媽祖、保平安。
台灣廟會的鑼鼓喧天,總伴隨著陣頭的熱鬧登場,中西區圖書館自八月起推出「台灣民間信仰」系列講座,首場於8月10日登場,邀請臺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以「台灣陣頭文化的源流與發展」為題,帶領民眾深入了解陣頭背後的信仰邏輯與文化演變。
在台灣,我們時常可以看見七爺八爺的神尊,或者是神將矗立在廟裡,在城隍廟裡尤為常見。然而你們有看過七爺、八爺也有乩身嗎?而且當八爺的乩身降駕後,不但威風凜凜,更是四處幫城隍爺處理事情,一點也不馬虎,而這神奇的一幕,就發生在田洋城隍廟前往彰化城隍廟進香回鑾的路上。但這間田洋城隍廟的神奇,還遠遠不僅如此。
在過去沒有電視、電腦、手機的年代,廟口的布袋戲、歌仔戲就是當時的休閒娛樂之一。然而傳至今日,雖然歌仔戲並沒有像過去那樣蓬勃,娛樂大眾的功能也漸漸被電子產品取代,但在這些挑戰出現的時候,還是有一群人堅守著歌仔戲的招牌,其中有一團傳奇劇團,他們在高雄經營了五代,甚至也多次入圍傳統戲曲屆的最高榮譽-傳藝金曲獎的首肯,他們就是春美歌劇團。
臺南市登錄傑出藝術團隊「藝姿舞集」將於8月9日(星期六)在歸仁文化中心演藝廳推出2025年度製作《香火》,這也是該團今年唯一一場公演。團長郭玲娟表示,《香火》為一年一度的重要製作,從文本創作、舞碼設計到服裝道具皆耗時籌備,盼透過這場演出凝聚文化記憶,呈現臺南的歷史風華與當代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