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臺北市定古蹟芝山巖惠濟宮皆隆重舉行「迎神過火」祈福儀式,以慶祝主神開漳聖王聖誕千秋。該宮歷史悠久,香火鼎盛,是北台灣重要的宗教信仰中心。今年活動時間落在國曆3月14日,歡迎有興趣的信眾可以共襄盛舉。
擁有三百四十七年歷史的台南下營茅港尾天后宮,今年將於3月8日(農曆二月九日)舉辦「赴郡會香」活動,由「茅港媽」開基大媽、二媽、三媽同時出巡,前往台南祀典大天后宮進香,3月9日回鑾,預計將吸引大批信眾共襄盛舉,掀起一波迓媽祖的熱潮。
桃園龍德宮主祀天上聖母四媽祖,每年舉辦徒步遶境活動,前往鹿港天后宮刈火進香,為地方民眾祈福。今年的遶境活動於3月1日(農曆二月初二)晚間9時正式起駕,預計歷時九天八夜,全程徒步,途經多座友宮,今(5)日抵達鹿港天后宮。現場信眾歡騰,彩帶滿天畫面感人。
新竹市太初玄清宮迎來建廟三十週年,將於3月7日至9日舉辦「夢幻童年.太初幸福樂園」感恩嘉年華,以遊樂設施、藝文表演、美食市集結合宗教慶典,邀請民眾共襄盛舉,感受幸福氛圍。其中的祈福抽好運活動,最大獎有iPhone16、55吋電視等,太初玄清宮表示為回饋鄉里,今年特擴大舉辦慶典,讓民眾將好運與好禮一起帶回家!
3月5日來到節氣驚蟄,驚蟄是春雷驅邪、萬物復甦的節氣,其中「打小人」尤為知名。此習俗源於古代民間巫術,流行於廣東、香港、福建等地,早期由女巫或符婆施行,為求助者驅邪避煞、化解小人干擾。隨著時代演變,打小人成為轉運祈福的儀式,並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通常落在每年3月5日或6日,此時氣溫回升春雷乍響,喚醒冬眠的昆蟲,因此得名「驚蟄」,也象徵春耕的開始。今年於3月5日進入驚蟄時節,民間相信這一天能藉由特定習俗開運、避邪,並有一些禁忌需要留意,以求新的一年順遂平安。
桃園龍德宮一年一度的天上聖母四媽祖進香遶境活動,將於2025年3月1日(農曆二月初二)正式展開,為期9天8夜。遶境隊伍將從桃園出發,途經新竹、苗栗、台中等地,最終抵達彰化鹿港天后宮進行刈火進香,整個行程約448公里,全程徒步,預計將吸引上萬信眾參與。
關羽是三國時期的名將,以忠義無雙、勇猛無比的形象深植人心。千年來,歷代帝王不斷加封,讓祂從侯爵晉升為王,再由王尊為帝,最終成為被信奉的「關聖帝君」。如今,關聖帝君不僅是軍警、商人及讀書人的守護神,更是台灣民間信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神祇。關聖帝君共有3個重要的日子,分別為農曆正月十三日得道日、農曆五月十三日磨刀節(或聖誕)與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聖誕,2025年關聖帝君的得道日為國曆2月10日。
台南正統鹿耳門聖母廟舉行的乙巳年春節系列活動,「鞭春牛」儀式於近日盛大舉辦。當晚,由台南市長黃偉哲親自主持「鞭春讚」儀式,現場信眾熱情參與,隨後展開的搶春牛活動更是瞬間將春牛搶奪一空,據傳搶得春牛者可逢凶化吉,增添來年好運。這項活動不僅延續了傳統習俗,更賦予鞭春牛嶄新的文化詮釋,成為融合官方與民間力量的重要節慶儀式。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十六日,台東市區總是被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與滿天硝煙籠罩。一項承載數百年歷史的民俗盛會——炮炸寒單爺,吸引了無數信眾與遊客湧入市區,親身感受炮火中的震撼與財神降臨的祝福。2025年台東炮炸寒單爺的遶境活動,將於2月12日(農曆正月十五)與2月13日(農曆正月十六)舉行。
雲林北港每逢元宵節便熱鬧非凡,而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被稱為「北港炮」的炮炸活動。今年的北港媽祖元宵遶境,將於國曆2月12日(農曆正月十五)舉行,由「祖媽-金順盛轎班會」輪值負責,預計將吸引成千上萬信徒前來共襄盛舉。據悉,今年「第三代祖媽鑾駕」將出轎領陣,三官大帝也將出轎「呷炮」,超難得的精彩盛會預計會為北港帶來大量的觀光人潮。
農曆正月十五日,除了是元宵節外,更是天官大帝的聖誕,這一天被稱為「上元節」,象徵新年福運的開端。天官大帝,全名「上元一品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是道教三官大帝之首,職司賜福人間,掌管世人的福報與運勢。2025年的上元節落在國曆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