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唐家興報導
▲台南一名大叔徵冥婚對象「未滿20歲亡女」,網友質疑動機不單純。(示意圖/翻攝自微博)
近日,台南一名男子公開在網路上徵求「未滿20歲死亡的女子」要冥婚,還限定地區,引爆網友怒火。冥婚原是民俗信仰中的儀式,卻因條件離譜遭質疑動機不純,掀起網路撻伐風暴。
一名自稱出生於民國67年、現年46歲的男子,日前在臉書社團《靈異公社》匿名發文,公開徵求一位「未滿20歲死亡的女子」與他冥婚,指定地區還包括新營、柳營、佳里一帶。貼文一出,立刻在網路上掀起輿論炸鍋,不少網友痛批其「荒唐、噁心又不尊重亡者」。目前該貼文已經被原PO刪除,但相關截圖仍在網路瘋傳,引發熱議。
網路瘋傳貼文內容 指定年齡惹爭議
原PO在貼文中表示,希望為自己「娶回家」一位台南地區的未滿20歲亡女,語氣誠懇,卻因「年齡門檻」過低,引發網友強烈不滿。尤其他自己已年近50,卻指定亡者年齡不能超過20歲,讓許多網友直呼「像在挑貨」、「比活人相親還挑」。
網友反應兩極 從陰德到質疑動機
有部分網友試圖理解,認為「冥婚在習俗中有其意義,或許是為了讓亡靈安息」,但大多數留言則偏向批判,紛紛質疑原PO的動機與道德觀。例如:「這不是做功德,是想挑妹!」、「說不定是想藉冥婚做某種不明用途,太詭異了」。甚至有人直言:「你連自己名字都不敢公開,誰會相信你是真心?」
年齡落差太大 成眾怒焦點
更多網友聚焦在原PO與冥婚對象的年齡差距,有人質疑:「未滿20歲都可以當你女兒了吧?」「這樣也能當婚配標準?」「你不怕她作祟嗎?」此類評論迅速累積大量按讚與分享,也讓這篇「冥婚徵人」文成為話題中心。
冥婚文化仍存爭議 專家呼籲理性看待
雖然冥婚屬於某些地區的傳統文化,但過去也曾發生過濫用此習俗進行詐騙、甚至是干擾家屬生活的負面案例。民俗專家提醒,冥婚應基於雙方家屬共識與尊重,不應成為滿足個人私慾的工具,更不能物化亡者。
冥婚習俗簡介:跨越陰陽的人間婚禮
冥婚,又稱「陰婚」、「鬼婚」,是源自華人傳統文化中的特殊習俗,指的是讓亡者與另一位亡者,或與在世之人結為夫妻。此習俗多見於台灣、中國部分地區及香港,目的多為讓亡靈獲得婚配、延續香火、化解冤親債主或沖煞,部分家庭也相信能為陽間親人帶來福氣與安寧。
常見冥婚形式:
雙亡冥婚:雙方皆已過世,家屬以擲筊、託夢等方式確認意願後合婚。
陰陽冥婚:亡者與在世者成婚,多由亡者家屬提出,較具爭議。
紙人代嫁/靈位合祀:象徵式婚禮,以紙紮人、靈位同奉表示結合。
習俗背後的信仰邏輯:
讓亡靈圓滿人生:有些家庭相信亡者因未婚而魂魄不安,透過冥婚得以安息。
化解衝煞:若家中不順、成員多病,有時會透過冥婚消除陰煞。
替家族留名香火:讓亡者「嫁娶」入族,延續家族脈絡。
儘管現代社會對冥婚看法兩極,有人視其為封建迷信,但在部分地區仍持續存在,且部分殯葬業者會提供相關服務。民俗專家也提醒,若無雙方家屬共識,貿然進行可能反而觸怒陰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