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初一是民間俗稱的「鬼門開」日,象徵好兄弟返回陽間接受供養。全台多處廟宇至今仍保有傳統開鬼門科儀,不僅是信仰核心,也是地方文化的重要亮點。不過在民俗觀念中,鬼門開亦有若干禁忌,民眾參與時應留意避開。
▲嘉義城隍廟「開鬼門」儀式。(圖/寶島神很大)
新竹都城隍廟
擁有逾 270 年歷史的新竹都城隍廟,每年鬼門開日凌晨舉行「開虎門」儀式,由城隍爺主持放行好兄弟返陽間。儀式中,道士手持虎牌開門,隨後進行「夯枷解厄」及普渡。民俗提醒,開門瞬間切勿站在門前通道,以免被湧出的好兄弟沖煞。
▲范將軍來開虎門。(圖/寶島神很大)
新竹東寧宮
主祀地藏王菩薩的東寧宮,負責「關鬼門」大典。農曆七月結束、八月初一地藏王誕辰當日,廟方舉行「封鬼門」儀式,象徵好兄弟返回陰間。當地流傳「城隍放,地藏收」的說法,也是全台少數「好兄弟多放一天假」的地方信仰特色。
基隆老大公廟
作為雞籠中元祭的主壇廟宇,老大公廟的「開龕門」儀式揭開一連串祭典,包括放水燈遊行與主普壇普渡。這項擁有逾 170 年歷史的中元祭,被列為國家重要民俗活動,每年吸引大批遊客與攝影愛好者。
▲鬼門關這天同時也是地藏王菩薩的生日。(圖/翻攝自新竹東寧宮)
嘉義城隍廟
嘉義城隍廟是諸羅城三大古廟之一,每年農曆七月初一舉行「開鬼門」儀式,隨後展開中元祭典。活動亮點包括全嘉輪普、結合古裝隊伍、藝閣花車與神將的「城隍夜巡」,以及信眾可參與的「夯枷解厄」祈福行動。祭典融合傳統科儀與現代創意,不僅延續百年信仰,也成為觀光亮點,每年吸引眾多民眾與遊客參與。
▲嘉義城隍廟農曆七月普渡活動。(圖/寶島神很大)
民俗專家指出,鬼門開並非恐怖象徵,而是展現民間「敬鬼神、保平安」的慈悲精神與傳統文化。參與儀式時應遵守廟方規範與祭拜禮節。禁忌方面,普渡供品應避免香蕉、李子、梨子與鳳梨,因台語諧音有「招你來」之意,被認為會誤邀好兄弟入宅。(林瓊玉報導)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15三立台灣台29頻道
►按讚寶島神很大粉絲團,掌握最新消息:https://bit.ly/3n9Sb9C
►訂閱寶島神很大Youtube頻道!神影片週週更新:https://pse.is/4c9hq5
★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
民間信仰請酌量參考,理性信仰不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