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按鈕

台南暴雨再現奇景 民眾朝聖城隍廟「豪雨限定雙獅瀑布」

A-
A
A+

節目中心/邱美銜、林瓊玉報導

台南日前降下連日豪大雨,臺灣府城隍廟巡檢人員於正殿後天井發現罕見景象:兩側獅口造型排水口瞬間湧現如瀑的水流,彷彿雙獅吐水,場面壯觀。廟方表示,這樣的畫面唯有在短時間內降下大量雨勢時才會出現,是古人結合建築結構與美學巧思的成果。此類排水設計採集水天溝結合高低落差,引導屋頂雨水自然洩下,與現代建築常見的塑膠排水管不同,藉由獅首、龍頭、鰲魚等神獸造型,兼顧功能與美觀。

造型排水口。(圖/翻攝自臺灣府城隍廟粉絲專頁)
造型排水口。(圖/翻攝自臺灣府城隍廟粉絲專頁)

其實,這類設計在許多古廟中並不罕見,例如台南孔廟與風神廟皆有類似構造。風神廟屋頂上的鰲魚排水口,雨天時似垂涎吐水,甚至有人特地選在下雨時前往拍照取景。民俗文化工作者洪振閔指出,這類「神獸導水」源遠流長,可追溯至北京紫禁城,城內據說共有一千一百四十二隻龍首排水口,遇雨猶如萬龍吐水,場面壯觀。台南孔廟的龍首洩水設計即被認為是承襲自紫禁城,體現古代建築不僅講究實用,更重視文化意涵與美學呈現。相較之下,若以塑膠水管環繞屋檐,反而顯得格格不入。

獅口排水口。(圖/翻攝自臺灣府城隍廟粉絲專頁)
獅口排水口。(圖/翻攝自臺灣府城隍廟粉絲專頁)

 

泥塑豹型洩水口。(圖/翻攝自臺灣府城隍廟粉絲專頁)
泥塑豹型洩水口。(圖/翻攝自臺灣府城隍廟粉絲專頁)

臺灣府城隍廟的修護歷程也為這些建築細節留下了珍貴紀錄。1991年,淡江大學周宗賢教授主持的《臺灣府城隍廟研究與修復》報告中,曾拍攝記錄了清晰的「泥塑豹型洩水口」照片,顯示這項排水設計在當時已備受重視。該修復工程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與廟方共同推動,後於1993年由黃秋月建築師事務所接手整體修護與動線規劃,廟體格局自此煥然一新,亦得以保存至今,現在的我們才有機會看到豪雨出現的限定「雙獅瀑布」奇景。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15三立台灣台29頻道

►按讚寶島神很大粉絲團,掌握最新消息:https://bit.ly/3n9Sb9C

►訂閱寶島神很大Youtube頻道!神影片週週更新:https://pse.is/4c9hq5

★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

民間信仰請酌量參考,理性信仰不迷信

 

讀者留言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查查好日子 NEW~
2025.09.06
more>
資料來源:Wind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