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按鈕

日夜等長的一日!秋分放風箏 運勢步步高升

A-
A
A+

節目中心/邱美銜、林瓊玉報導

「秋分」這一天,太陽會直射地球赤道,使得全球的白晝與黑夜幾乎等長,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今年的秋分落在9月23日星期二,秋分不僅是農作收成的關鍵時刻,更有著許多先民們留下來的豐富民俗文化。

 

秋分時晝夜等長。(圖/CANVA製作)
秋分時晝夜等長。(圖/CANVA製作)

在秋分前後,台灣的農村進入了最繁忙的收割期。古諺「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提醒農民,隨著氣溫漸降,必須把握時機搶收稻米,確保糧食入倉。除了農事,台灣中南部至今仍流傳著「土地公拐」的習俗。農民會在田間立起插著金紙的竹竿,象徵感謝土地神的庇佑,並祈求來年的風調雨順。

在秋分之後不久,便是中秋節,而秋分本身也與月亮有著不解之緣。古人相信中秋節是太陰娘娘的誕辰,因此有「祭月」的習俗。人們會擺設香案,對著明月虔誠祭拜,祈求家庭和樂、團圓平安。在過去交通不便的年代,這份對月亮的信仰,成為遊子們寄託思念、連結家人的重要方式。秋分還有不少生活中的小確幸,此時秋高氣爽,是放風箏的最佳時機。人們相信風箏飛得越高,象徵學業與事業能「步步高升」。

秋分是放風箏的好時節。(圖/CANVA製作)
秋分是放風箏的好時節。(圖/CANVA製作)

而飲食以「滋陰潤燥」為核心,餐桌上最常見的是能幫助身體滋補的當令蔬果。像是水梨和柿子,清甜多汁,是緩解秋季乾燥、滋潤肺部的首選。而中秋前後盛產的柚子和葡萄,不僅提供豐富的維生素,也為身體補給能量。此外,多攝取山藥、蓮藕、南瓜等根莖類食材,則能健脾養胃,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

秋分當令蔬果。(圖/CANVA製作)
秋分當令蔬果。(圖/CANVA製作)
螃蟹在此時很肥美。(圖/CANVA製作)
螃蟹在此時很肥美。(圖/CANVA製作)

中醫講求「白色」食物潤肺,因此白蘿蔔、銀耳和百合也成為秋分養生的熱門食材,常被用來燉煮溫潤湯品。除了蔬果,俗諺「秋風起,蟹腳癢」則告訴大家此時螃蟹的美味。為了度過寒冬,這時的螃蟹肉質最為飽滿,蟹黃和蟹膏也特別豐腴,是許多老饕引頸期盼的季節限定美味。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15三立台灣台29頻道

►按讚寶島神很大粉絲團,掌握最新消息:https://bit.ly/3n9Sb9C

►訂閱寶島神很大Youtube頻道!神影片週週更新:https://pse.is/4c9hq5

★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

民間信仰請酌量參考,理性信仰不迷信

 

 

讀者留言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查查好日子 NEW~
2025.09.23
more>
資料來源:Wind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