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按鈕

藝術價值不輸教堂!9尺數位門神亮相歐洲 修復師蔡舜任擬修復百廟門神

A-
A
A+

節目中心/邱美銜、林瓊玉報導

在臺灣的傳統信仰世界中,廟宇不僅是神明居住的殿堂,更是深厚民俗文化與藝術工藝的寶庫。其中,立於大門兩側的「門神」,無疑是最直接、最具象徵意義的守護者。

近年來,國際知名的藝術修復師蔡舜任將其在西方藝術殿堂習得的專業,投注於臺灣門神修復,不僅發起「百廟門」企劃,更將這些沉睡的文化資產推向國際舞台,今年以數位藝術結合門神登上「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讓世界重新認識臺灣的「神識」之美。

修復對比。(圖/翻攝自蔡舜任藝術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粉絲專頁)
修復對比。(圖/翻攝自蔡舜任藝術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粉絲專頁)

門神文化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至專門捉鬼的神荼、鬱壘。而在臺灣廟宇中最常見的,當屬勇猛威武的武門神組合——唐朝名將秦叔寶(秦瓊)與尉遲恭(尉遲敬德),因其傳說中曾為唐太宗守門驅鬼而流傳,合稱「鞭鐧門神」。秦叔寶常以粉面鳳眼、手持金鐧的形象出現;尉遲恭則為黑面怒目、手持金鞭,兩相對望,威風凜凜,擔負著鎮宅驅邪的重責。然而,門神的種類遠不止於此。

佛寺中常見護法的哼哈二將或四大天王(掌管風調雨順);若廟宇主祀為女性神祇(如媽祖廟),則可能繪有手持香、花、燈、果等吉祥物的宮娥與太監,以展現文雅與祈福納祥之意。此外,文官門神手捧官帽、鹿等物,則寓意「加冠晉祿」。

修復過程。(圖/翻攝自蔡舜任藝術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粉絲專頁)
修復過程。(圖/翻攝自蔡舜任藝術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粉絲專頁)

深諳西方藝術修復專業的蔡舜任坦言,當他移居臺南後,發現許多藏身於廟宇的傳統彩繪,無論在藝術價值與工藝細膩度上,與歐洲教堂的畫作相比毫不遜色。然而,臺灣過往缺乏完整的文物保存觀念,許多珍貴的門神彩繪常因損壞而被簡單「翻新」或「求速成」而流失。

修復過程。(圖/翻攝自蔡舜任藝術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粉絲專頁)
修復過程。(圖/翻攝自蔡舜任藝術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粉絲專頁)

因此他以國際專業流程與當代技術,推動如臺南普濟殿、馬公廟、雲林崇遠堂等地的修復工程。蔡舜任透過「百廟門」企劃串聯各方資源,預計修復一百幅門神作品,為臺灣保留珍貴的文化遺產。如今更結合AI數位雙生技術,讓修復後的門神突破時空限制,以《百廟百門・數位神識》的面貌登上國際新媒體藝術舞台。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15三立台灣台29頻道

►按讚寶島神很大粉絲團,掌握最新消息:https://bit.ly/3n9Sb9C

►訂閱寶島神很大Youtube頻道!神影片週週更新:https://pse.is/4c9hq5

★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

民間信仰請酌量參考,理性信仰不迷信

 

讀者留言
GCS 2025 夏季準決暨冠軍賽-2025/11/02《Garena 傳說對決》
查查好日子 NEW~
2025.11.02
more>
資料來源:Wind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