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服務團!承順青年打造優質廟會文化
「承順青年」志工團源自祀典大天后宮青年志工組織,因天上聖母賜下六聖杯而定名。不同於傳統只侷限於單一宮廟服務的志工團,他們接受各地廟宇邀請,投入扛轎、科儀、影像紀錄等多面向支援,以無償服務為信仰文化注入新動能。近半年來,他們在各大廟會活動中活躍,展現出自律嚴謹的團隊精神,也因此逐漸獲得各界肯定。
2025/10/22 08:00
桃園護國宮太子夜巡幫徵婚 女信眾笑淚
桃園護國宮「太子忠孝文化季」夜巡祈福首日晚間出現溫馨又趣味的一幕。一名長年旅居海外的女信眾特地返台擔任志工,竟在太子爺指示下「現場被徵婚」!三立電視《寶島神很大》主持人柯大堡、阿白在直播中笑著宣布:「全國徵婚開始!」畫面感人又歡樂,讓現場信眾笑聲不斷,也展現信仰真摯而溫暖的一面。
2025/10/19 17:30
樂成宮、元保宮、鎮瀾宮開講台灣閱讀節
一年一度的「2025臺灣閱讀節」即將盛大展開,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資圖)今年以顛覆傳統、最貼近民情的創意主題《閱讀真奇廟》打造一場「有拜有保庇、有讀就有效」的閱讀文化盛會,將圖書館的知識殿堂搬進香火鼎盛的臺灣宮廟埕,邀集全民一同感受「知識也能保庇」的獨特魅力。
2025/10/17 20:35
同樣月圓不同習俗 日本吃糰子、韓國掃墓
中秋節不僅是華人重要節日,在日本與韓國也各有與月亮、豐收及團圓相關的傳統文化。從「賞月」到「祭祖」,不同地區的慶祝方式雖異,其核心精神皆圍繞感恩自然、共享團圓與祈願平安。
2025/10/06 11:00
中秋不烤肉烤塔!馬祖燒塔節去晦氣迎新生
2025年中秋佳節將於10月6日登場,馬祖南竿鄉仁愛村(鐵板社區)一年一度的傳統民俗盛事——「鐵板燒塔節」,預定於10月11日下午隆重揭幕。這項源自閩東、僅在馬祖地區留存的中秋禮俗,經過歲月洗鍊與文化復興,如今再度登上舞台,承載除穢迎新、圓滿祈福的民間信仰與地方情感。
2025/10/05 22:00
竹塹媽祖文化祭登場 六大媽祖現「神」
「風起竹塹港,媽祖護航人」清朝乾隆年間,竹塹港是往返台閩的重要樞紐,商旅漁船穿梭不息,航海人靠天吃飯,更靠媽祖保庇。居民隨船迎神、廟宇因人而立,媽祖從此陪著新竹人走過風雨歲月。三百年後,信仰不再只在香案前,今年的新竹市「竹塹媽祖文化祭」讓媽祖走進城市巷弄、年輕世代與實境互動,從10月4日至18日推出一場十五天的文化探索盛典。
2025/10/04 14:00
綠島媽祖海陸遶境 神明穿潛水裝超吸睛
綠島媽祖海陸遶境,今年以「嶼海之祭・綠島相繫」為主題,於9月26日至28日隆重登場。這場為期三天的盛會,涵蓋海陸巡遶境、平安宴晚會及國際龍獅競賽,並結合集章換好禮等多元活動。活動首日,綠島南寮漁港將迎來上百艘船隊,進行一場壯觀的海上遶境祈福。
2025/09/26 21:00
土地公民俗藝術節登場!266尊齊聚創新高
2025年桃園土地公民俗藝術節於9月27、28日盛大舉行,以「GOOD TU SEE YOU」為主題,巧妙融合中英文字彙,傳遞土地公溫暖守護的形象。此次活動規模再創18年來新高,匯聚近300尊土地公神尊與3000名護駕人員,不僅涵蓋桃園13區及全台各縣市宮廟,更吸引了遠道而來的馬來西亞代表,展現土地公信仰在國際間的深遠影響力。
2025/09/26 19:50
台灣在地信仰代表 新埔義民節展忠義精神
近日剛結束的新竹縣新埔義民節,吸引全台各地觀光客前來共襄盛舉。義民爺信仰源自於清朝時期,早期台灣無論是閩南人或是客家人,神祇皆是自中國傳來,唯有義民爺是台灣本地產生,當時為了保衛家園,許多義勇軍在械鬥、民變或戰爭中犧牲,為了紀念這些英勇的義士,民眾在廟宇中奉祀他們的神位,稱之為義民爺或義民,這些義民爺被視為保護家鄉的神祇,象徵著忠誠與義氣。
2025/09/13 19:00
「迎神遶境在桃園」特展土地公文化館開跑
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即日起至11月16日推出「迎神遶境在桃園」特展,展出超過60件遶境相關文物與隨香用品。遶境是台灣民間信仰中最重要的儀式之一,意指神明離開廟宇,出巡境內,為地方祈安、驅邪、庇佑。桃園各地遶境活動或承襲古法,或隨時代轉變,從步行遶庄、長距離車遊到水上巡境,形式多元,卻都承載著共同的文化記憶與地方凝聚力。
2025/09/13 18:00
民雄大士爺踩街登場 嘉義好神信仰嘉年華
2025「嘉義好神 × 民雄大士爺創意踩街活動」將於9月9日下午3時至6時在民雄國小操場集合,作為民雄大士爺文化祭系列活動的開場盛事。此次踩街活動吸引了全國各地共25組創意踩街隊伍參與,沿民雄市區主要街道繞境,為民眾帶來一場結合傳統信仰與現代創意的嘉年華饗宴。
2025/09/08 18:00
台南暴雨再現奇景 驚見城隍廟獅口吐水
台南日前降下連日豪大雨,臺灣府城隍廟巡檢人員於正殿後天井發現罕見景象:兩側獅口造型排水口瞬間湧現如瀑的水流,彷彿「雙獅吐水」,場面壯觀。廟方表示,這樣的畫面唯有在短時間內降下大量雨勢時才會出現,是古人結合建築結構與美學巧思的成果。此類排水設計採集水天溝結合高低落差,引導屋頂雨水自然洩下,與現代建築常見的塑膠排水管不同,藉由獅首、龍頭、鰲魚等神獸造型,兼顧功能與美觀。
2025/09/05 13:20
關聖帝君女乩身 遠嫁台灣竟成神明代言人
在台灣有一位乩身,並非土生土長,而是從福建遠嫁來台的新娘雲萍姐。她原本對神明沒有信仰,甚至對拜拜敬而遠之,卻因機緣巧合被關聖帝君選中,成為祂的代言人。如今,她肩負幫助信眾解惑、傳遞神明力量的重責大任。本集《寶島神很大》就要帶大家一起走進,這段橫跨海峽的奇妙因緣。
2025/09/05 10:00
扶鸞儀式走進歐洲教堂!高雄意誠堂關帝廟
高雄意誠堂關帝廟日前受邀赴德,於七月初在德國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FAU)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宗教文化交流活動,由主委洪榮豊率領扶鸞團隊,在歐洲高等學府中展演臺灣儒教傳統儀式「扶鸞」,也首次將此信仰帶入西方宗教空間,開啟跨宗教、跨文化對話的新篇章。
2025/09/04 10:00
日美學生體驗神將 豐原慈濟宮國際交流
「台日文化交流 Homestay」日前來到豐原慈濟宮展開宗教民俗文化體驗。活動吸引來自台灣、日本及美國共88位學生參與,透過導覽解說、神將體驗及祭典舞蹈交流,現場氣氛熱絡,展現跨國青少年對彼此文化的真誠關懷與熱情參與。
2025/09/03 09:00
MON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