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護國宮的中壇元帥夜巡暗訪,為北台灣少見的夜間宗教遶境活動。每年農曆九月都會舉辦的「太子忠孝文化季 五夜暗訪、安魂路祭」以夜間巡境為中心儀式,將宗教信仰化為夜色中穿行街頭的文化節慶,吸引大量信徒參與。
桃園一年一度的宗教廟會盛事「太子忠孝文化季」將於10月18日至10月22日隆重登場。活動將為期五天,由桃園護國宮主祀的中壇元帥(俗稱太子爺)領軍夜巡桃園市各地,進行遶境祈福、掃淨儀式,為地方除煞安魂,吸引上萬信徒參與,場面壯觀。
北台灣指標性的宗教盛事「2025太子忠孝文化季」即將於10月18日(六)至10月18日(三)在桃園護國宮隆重登場。該活動最大的亮點為護國宮太子爺的乩身「獨腳太子」將坐著釘椅出巡,掃蕩陰煞、祈福地方平安。而身為護國宮太子爺的乩身「法道心師父」也親自現身說法,分享夜巡路祭所發生的神奇故事。
一間位於馬來西亞馬六甲的廟宇,一間年齡二十一歲的廟宇,卻開啟了馬六甲極為罕見的遶境,原因是在這場遶境中,你看見的,是棺材,是五鬼,是大爺伯、二爺伯,甚至是身穿孝服的孝子爺,而故事的源起,得回到五年前的交代。
2025年中秋佳節將於10月6日登場,馬祖南竿鄉仁愛村(鐵板社區)一年一度的傳統民俗盛事——「鐵板燒塔節」,預定於10月11日下午隆重揭幕。這項源自閩東、僅在馬祖地區留存的中秋禮俗,經過歲月洗鍊與文化復興,如今再度登上舞台,承載除穢迎新、圓滿祈福的民間信仰與地方情感。
「風起竹塹港,媽祖護航人」清朝乾隆年間,竹塹港是往返台閩的重要樞紐,商旅漁船穿梭不息,航海人靠天吃飯,更靠媽祖保庇。居民隨船迎神、廟宇因人而立,媽祖從此陪著新竹人走過風雨歲月。三百年後,信仰不再只在香案前,今年的新竹市「竹塹媽祖文化祭」讓媽祖走進城市巷弄、年輕世代與實境互動,從10月4日至18日推出一場十五天的文化探索盛典。
全臺最驚險、最熱血的「頭城搶孤」於9月21日正式登場,今年邁入200週年。不過,今年的搶孤可不是你印象中那種衝到十幾層樓高孤棚的場面,因為受到經費限制,頭城中元祭典協會大膽創新,將原本的「搶孤大棚」改版為「搶飯棚個人技藝賽」!這可是兩百年來第一次的重大突破,既保留文化核心,又展現頭城人面對困境的韌性!
農曆七月又被稱作「鬼月」,從鬼門開到鬼門關,好兄弟來到陽間走動、享用人間供品,等到七月底關門之際,好兄弟準備返回陰間,這一天也特別需要謹慎,以免不小心招惹。
鄰近鬼門關,苗栗縣苑裡鎮一年一度的鬼門關夜市,將於9月20日盛大登場,廣邀民眾前來參與!這個夜市也被稱作「市場普大夜市」,由地方居民自發籌辦多年,承載著民間祭祀與民俗文化的傳統。
每年農曆七月,廟會普度活動吸引著大批信眾參與,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傳統的普度方式也面臨著挑戰。為了減少對環境的影響,許多廟宇開始採取創新的方式,將環保與公益理念融入普度活動中。
在台灣的中元普渡期間,「放水燈」是一項重要的宗教儀式。此儀式源於道教與民間信仰,旨在接引水中孤魂,使其上岸聽聞經法,並接受施食。放水燈的過程中,信徒會捧著寫有自己名字或公司行號的水燈,隨著法師的引導,將水燈放入水中,象徵引領孤魂回歸光明,祈求水陸兩界生靈早日脫離苦海,投胎轉世。
民雄大士爺廟,位於嘉義縣民雄鄉中樂村,是當地具代表性的信仰中心之一。廟宇建於清乾隆九年,並於民國七十四年獲內政部列為國家三級古蹟。廟採五開間建築,正殿主祀大士爺,配殿分別祭祀開漳聖王、開台聖王、虎爺將軍等神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