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素有「全台舞龍人口最密集之地」美譽,舞龍文化深植在在地居民的生活之中。每逢談起大溪舞龍,當地長輩們總是津津樂道,無論是「大溪大拜拜必有九尾龍」的傳說,或是龍隊相遇時的精彩較勁,皆是社頭文化中最鮮明的記憶。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每年一到這個月份,社會上關於禁忌的話題總會引起關注。由於傳統信仰認為此時「好兄弟」大量出遊,因此不少人會避免開市、搬家、結婚等大事。專家指出,除了信仰因素,其實古人早知七月酷暑,身體容易疲乏,中暑或做事失誤風險增加,因此寧可選擇延後,避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記者唐家興)
全國性公民投票第21案「核三延役公投」今(23日)正式舉行,在彰化縣北斗鎮居仁里,共設有兩處投開票所,其中第882號投開票所因場地特別而引起關注,地點竟然設在香火鼎盛的寶藍宮廟埕。投票民眾須經由帆布圍起的小通道進入,而廟內供奉的李、朱、邢三府王爺,正好「神明見證」投票過程,讓不少人打趣直呼:「不敢亂投票!」(記者唐家興)
今(23)日迎來二十四節氣「處暑」,意味盛夏暑氣逐漸退去、秋意開始顯現。專家指出,處暑不僅是節氣交替的關鍵時刻,也是調整生活、提升運勢的好時機。今年處暑適逢農曆七月,更提醒民眾在調整身心的同時,也能透過日常養生與生活習慣的轉換,達到開運效果。
農曆七月進入「普度月」,嘉義城隍廟今(22)日晚間舉行「開鬼門」及傳統「淨爐除穢」科儀,吸引許多民眾參與祈福。廟方表示,這些儀式不僅延續百年傳統,也讓信眾能藉由親身參與,祈求新的一年遠離病厄、家宅平安。三立電視台《寶島神很大》也提供全程現場直播。
2025年8月23日迎來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處暑」,象徵盛夏炎熱逐漸退去,秋意漸生。適逢農曆七月,許多民眾藉此時機進行祈福、開運與祭祀活動,盼能驅邪避凶、迎接新的福氣。民俗信仰中也有流傳喝太陽水的開運撇步。
嘉義城隍廟今(22)日晚間舉行農曆七月「開鬼門」儀式,為城隍中元祭典的重要傳統科儀之一。今年廟方承襲百年古禮,特別邀請張天師第 64 代傳人張澤丕道長主持,並於晚上 11 時進行全程公開科儀。現場活動同時由三立電視台《寶島神很大》進行全程直播,讓無法到場的民眾也能同步參與。
「處」在古文中有停止、潛伏之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時間約在國曆8月22日至24日之間,2025年落在8月23日。雖已屬秋天,但華南、港澳與台灣等地白日依舊酷熱,俗稱「秋老虎」,形容其陽光毒辣、暑氣未退。不過微弱冷空氣已開始南下,早晚溫度漸降,晝夜溫差擴大,並進入「秋燥」高峰期。
說到王船想必大家聽過遊天河及遊地河之分!但你知道在基隆有座小島上,這裡的王船不燒化也不流放,而且真的會在航行在海上!而這裡是「最靠台的離島」,更有大自然美術館美名的「和平島」。
寶島神很大此次來到基隆和平島,參與島上的年度盛事「王爺海上遊江」,而接受到此消息的阿白自告奮勇想挑戰自我,回顧過去阿白參與野柳的海上出巡,當時在驚濤駭浪之中阿白面色蒼白,更直言遊樂園中自己最不敢玩的就是海盜船,可見搭船出海對於阿白而言有多大的陰影。
安平開台天后宮將於24日舉辦年度「做十六歲」成年禮,今年特別吸引巴拉圭駐華現任大使羅艾黎的兒子報名參加,展現傳統文化的國際魅力。活動當天上午,參加者將在天后宮向媽祖與文昌帝君參拜,並於父母面前跪奉熱茶感恩養育之恩,接著戴上狀元帽、跪爬出象徵守護結束的「鳥母宮」。隨後前往觀音亭參拜大聖爺(0至7歲守護神)、廣濟宮祭拜太子爺(8至12歲守護神),並走訪安平古堡登王城,寓意步步高升。
台灣一年一度的空軍節為8月14日,當天不只是向現役與退役的空軍致敬,也是回顧守護台灣天空的英勇事蹟的時刻。說到保台空軍的神明,不得不提到位於台南市安南區海尾寮的飛虎將軍廟,主祀的正是日本海軍飛行員「杉浦茂峰」,一位在戰火中以生命守護百姓的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