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中心/邱美銜、林瓊玉報導
2025年「金門迎城隍—浯島城隍文化季」自4月12日正式揭開序幕,為期近一個月的系列活動,以宗教、文化與觀光兼容並蓄,吸引各地信眾與旅人齊聚浯島。而年度盛事——「浯島城隍遷治345週年巡安遶境」將於5月9日(農曆四月十二)盛大舉行,為整個文化季掀起最高潮。
▲金門迎城隍是代表性活動(圖/翻攝自樂遊金門粉絲專頁)
「金門迎城隍」是金門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民間信仰活動之一。根據歷史記載,清康熙19年(公元1680年),時任金門總兵的陳龍將軍將總兵衙門從古金城遷往後浦,原位於金門城的古地城隍廟亦於同時分靈至後浦奉祀,並設立浯島城隍廟。農曆四月十二日即為當年「遷治」之日,後浦地區自此成為金門的行政與文化重心,而浯島城隍廟亦成為金門信仰核心。
▲金門迎城隍是代表性活動(圖/翻攝自樂遊金門粉絲專頁)
每年農曆四月十二,後浦地區便會舉行隆重的遶境巡安儀式,以感謝城隍爺庇佑鄉里、巡視善惡。遶境活動當日,香陣隊伍自清晨集結,火炮三響後報馬仔出發報訊,宣告遶境正式開始。遶境路線依循傳統「香路」而行,沿途鑼鼓喧天、神轎行進、民眾焚香祭拜。金門迎城隍活動自清代以來綿延不輟,歷經日治時期亦未中斷,唯民國38至40年間因戰事一度停辦,民國41年即恢復舉行。除了每年例行的小迎活動,傳統上每逢閏年或特別紀念年,則擴大舉辦大迎,遶境路線延伸至後浦周邊村落,涵蓋現今金城鎮及金寧鄉部分區域。
▲金門迎城隍是國家重要民俗(圖/翻攝自樂遊金門粉絲專頁)
2013年,「金門迎城隍」經文化部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是離島地區首例,被視為無形文化資產的重要典範。5月9日的遶境巡安不只是慶典的核心,更是信仰、歷史與社會凝聚的總體展演。活動結束後,眾神尊將於浯島城隍廟停駐至農曆四月十四,完成「拜榜下」與「聽訟問疾」後,由值頭境主恭送神尊回宮,至此本年度祭典方告圓滿。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15三立台灣台29頻道
►按讚寶島神很大粉絲團,掌握最新消息:https://bit.ly/3n9Sb9C
►訂閱寶島神很大Youtube頻道!神影片週週更新:https://pse.is/4c9hq5
★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
民間信仰請酌量參考,理性信仰不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