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中心/邱美銜、林瓊玉報導
當太陽行至黃經60度,24節氣中的「小滿」便悄然到來。今年小滿落在國曆5月21日,正值春夏交接之際。此時節雖非最熱,卻已可感受到萬物繁茂、草木蔥蘢,準備迎接一場生機盎然的盛夏。
▲小滿。(圖/CANVA製作)
「小滿」一詞,寓意「小得盈滿」。古人觀察自然變化,以農作物的生長狀況為節令命名。此時冬小麥灌漿逐漸飽滿,尚未成熟,故稱小滿;若再晚些,到了節氣「芒種」便是真正的成熟與播種時機。氣候上,小滿時節雨量增多,對農作來說既是滋潤,也是挑戰「小滿不滿,乾斃田坎」一語,道盡農人對雨水的深切期盼。
▲清熱退火的食物。(圖/CANVA製作)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四月中,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小滿分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小暑至。意即野菜已盛,弱草漸枯,暑氣也逐漸醞釀。此節氣內在的變化,不只是氣候轉折,更是自然界動態平衡的展現。
在台灣,小滿往往帶來不穩定天氣,午後雷陣雨頻繁,有時也預示著梅雨季即將登場。對現代都市人而言,小滿或許不再與收割節奏緊密相連,卻依然能從節氣的轉化中,感受時序的更迭。
▲小滿後天氣炎熱。(圖/CANVA製作)
小滿飲食方面,因應氣候轉熱、濕氣漸重,宜選擇健脾祛濕、清爽降火的食物。例如薏仁、苦瓜、綠豆、蓮子等,皆有助於排濕消暑。水果方面,推薦鳳梨、荔枝、楊桃,適量食用能補充水分與維生素。此時也適合喝些綠豆湯、薏仁水或蓮子粥,不僅降火解熱,也有助於促進代謝。
此外,中醫強調「春夏養陽」,建議此時清淡飲食、多攝取時令蔬果,避免過食辛辣油膩,保持良好身心靈,過渡至高溫潮濕的夏季。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15三立台灣台29頻道
►按讚寶島神很大粉絲團,掌握最新消息:https://bit.ly/3n9Sb9C
►訂閱寶島神很大Youtube頻道!神影片週週更新:https://pse.is/4c9hq5
★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
民間信仰請酌量參考,理性信仰不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