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松山慈惠堂每年會舉辦「母娘文化季」,此次母娘神轎來到台北市興安公園停駕賜福,現場擠滿前來鑽轎底、設香案的信眾,不僅周邊住戶全數出動,連公園周邊也擺滿祭拜桌與點心,氣氛熱鬧宛如小型進香活動。興安公園這一站不只是神轎行程中的重要停駕點,更是許多老信眾心中的信仰起點。
▲母娘神轎來到台北市興安公園停駕賜福(圖/寶島神很大提供)
松山慈惠堂執行長張漢呈指出,現今的興安公園,正是慈惠堂最早期的立堂之地。當時母娘首次降駕與堂主結緣採乩,正式展開濟世救人的使命。那時沒有正式神尊,也沒有廟宇,只靠一個牛奶罐裝米當香爐、紅紙上寫著「瑤池金母」四字,卻吸引大量街坊鄰里前來問事,信仰力量就從這裡悄悄萌芽。
▲牛奶罐裝米當香爐 紅紙上寫著「瑤池金母」四字(圖/寶島神很大提供)
直到1970年代,堂主才在此地雕刻開基母娘神像,正式成立松山慈惠堂。然而好景不常,1979年因都市計畫徵收,松山慈惠堂被迫遷離興安公園所在地。面對資源匱乏與山路難行,信徒們憑著信心與毅力,親手在現址山頭上開墾,將今日壯觀的廟宇一磚一瓦慢慢建起。母娘當年透過鸞降也曾指示,務必要盡速興建宗教文化道場、並積極推動慈善公益,這份使命感一直延續至今。
▲現場民眾前來鑽轎底(圖/寶島神很大提供)
今年適逢松山慈惠堂創堂55週年,也是母娘文化館的落成,神轎特別回駕信仰發源地-興安公園,象徵感恩與傳承,也讓不少老信眾熱淚盈眶。堂主張漢呈表示,許多居民當年曾是母娘「鄰居」,如今神轎再臨,猶如與舊識重逢,不只是儀式,更是一場穿越時空的信仰召喚。這場停駕,不僅點燃信眾心中的回憶,也讓母娘的慈悲與榮光再度感動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