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中心/邱美銜、林瓊玉報導
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六日是神農大帝聖誕,今年落在國曆5月23日。身為農業與醫藥的祖師,神農氏不僅在道教信仰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深深根植於臺灣民間傳統文化之中。
▲神農大帝。(圖/翻攝自先嗇宮粉絲專頁)
神農大帝又稱炎帝、赤帝,相傳祂教民耕作、辨五穀、嘗百草,是中華農業文明的奠基者。祂的身影不僅出現在《史記》《神農本草經》等古籍中,也在民間信仰裡化身為守護眾生的農神與藥神。尤其對傳統農村社會而言,神農不只是神祇,更是代表「食與醫」兩大生活支柱的象徵。
▲神農文化祭。(圖/翻攝自先嗇宮粉絲專頁)
在臺灣,神農信仰歷久彌新,尤以中藥業、農業、醫界與製藥業者最為敬拜。聖誕期間,各地宮廟舉辦的祝壽法會、遶境祈安、誦經儀式,如:台北艋舺青山宮會舉辦祝壽法會,信徒準備蔘鬚、蓮子、黃耆等藥材製成「藥香」,供奉神農,祈求身體安康;而在台中南屯萬和宮、嘉義東石等地,則會搭設神農祭壇,舉行熱鬧的遶境、戲台酬神與社區共食活動,感謝神農教民農耕、醫病救人。
▲神農文化祭。(圖/翻攝自先嗇宮粉絲專頁)
而傳統的「供五穀」與「嘗百草」儀式,不僅具象徵意義,也提醒世人飲食與醫療的源頭與節制。有趣的是,部分地區更會舉辦「百草宴」,將日常常見的藥草入菜,寓意「藥食同源」。例如加入艾草、魚腥草、刺蔥的創意料理,不僅養生,也讓節慶文化與現代飲食結合,吸引年輕世代參與。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15三立台灣台29頻道
►按讚寶島神很大粉絲團,掌握最新消息:https://bit.ly/3n9Sb9C
►訂閱寶島神很大Youtube頻道!神影片週週更新:https://pse.is/4c9hq5
★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
民間信仰請酌量參考,理性信仰不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