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中心/林瓊玉報導
2025年9月7日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除了氣候轉變與養生調理,民間也流傳不少與白露相關的飲食習俗與開運方式。這些傳統食俗不僅具有養生價值,也蘊含吉祥寓意,民眾可依自身需求選擇實踐。

白露飲食習俗
古代有「飲白露」的習慣,人們會在清晨收集露水,並相信能延年益壽。《本草綱目》亦記載飲露可「潤肺生津」,不過現代環境污染較多,專家提醒不宜直接飲用,但此傳統象徵「納自然之氣」,仍具文化意義
此外,民間也有在白露食用龍眼的說法。龍眼又稱桂圓,鮮果與烘乾後的乾果名稱不同,但皆被視為白露滋補與開運的代表食材。俗語「南桂圓,北人參」強調其補氣養血的功效,另有「白露吃龍眼,一顆頂隻雞」的說法,形容其營養價值。桂花糕、桂花酒亦常見於此時,寓意吉祥與團圓,帶有「添香納福」的象徵。

白露茶正當時
白露節氣後,茶樹經過夏季雨水與日照,茶葉品質提升,茶香濃郁,因此「白露茶」被視為一年中滋味最佳的茶品之一。專家建議,民眾可在此時品茗當季茶葉,不僅能潤喉生津,也象徵「收穫之秋、茶香添運」。
開運儀式
若希望在現代生活中融入節氣儀式感,可從簡單方式著手:
1.早晨泡一杯茶,靜坐片刻,象徵吸收清晨露氣。
2.民間俗語「白露吃龍眼,一顆頂隻雞」,象徵白露當天吃龍眼,強身健體、帶來好運。
3.食用桂圓乾、桂花糕,或飲桂花茶,寓意福運常在。
4.寫下秋季目標或願望,作為自我提醒,呼應「收斂與收穫」的節氣特質。

專家提醒,開運食俗應適度進行,切勿過量食用補品。尤其糖尿病或體質偏燥熱者,食用龍眼、桂花糕等含糖食物要注意分量,以免造成身體不適。白露是秋天的重要轉折,既有自然氣候變化,也承載豐富文化習俗。透過適度飲食與簡單儀式,民眾不僅能養生防秋燥,也能在生活中增添吉祥氛圍。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15三立台灣台29頻道
►按讚寶島神很大粉絲團,掌握最新消息:https://bit.ly/3n9Sb9C
►訂閱寶島神很大Youtube頻道!神影片週週更新:https://pse.is/4c9hq5
★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
民間信仰請酌量參考,理性信仰不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