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按鈕

寶島神很大/以摃代剪走出剪黏新風貌 國寶藝師 陳三火

A-
A
A+

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剪黏大師「火獅」陳三火老師,屬於台灣泉派剪黏第四代傳人。曾經獲得薪傳獎的肯定,以及台灣工藝之家的認證。以自己一路走來堅定的「火獅精神」,讓他的剪黏作品在創新中不失傳統,並且保留屬於屬於自己的風格,不怕苦、堅持自己的路,也成就他從一名「匠師」蛻變為一名「藝師」。

陳三火剪黏

▲陳三火老師(圖/陳三火剪黏工作室臉書)

一開始陳三火老師會踏入剪黏這個領域,是在小時候放暑假時跟著從事寺廟彩繪的父親來到麻豆關帝殿,看見了廟方人員正在進行剪黏的工作,覺得有趣便一起參與,卻沒想到一碰真的讓他碰出興趣,因此畢業後他便跟著大哥學習寺廟剪黏技藝。雖然是跟著自己的大哥學習,但身為學徒陳三火老師需要面對的,仍是嚴格的訓練,該做的事情也從沒有因為親弟弟的身份而減少,在這樣的環境下也奠定了陳三火老師扎實的剪黏技巧。

陳三火剪黏

▲陳三火老師的剪黏作品(圖/台灣工藝研發中心官網)

在廟宇剪黏這種慢工出細活的工藝逐漸被快速且便宜的淋搪工藝所取代,工作機會日漸減少,也讓陳三火老師開始思考「這四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剪黏工藝有可能即將失傳,而自己又能為它做些什麼呢?」,因此開始了從工藝走向藝術的路。

而影響他最深的就是一次在九二一地震後,豐原慈濟宮的修復工作裡,看見了許多大師留下的作品,去學習那些他以前從未接觸的技法,受到很大的啟發。有一次隨手用破掉的花瓶開始創作,奠定了現在專屬於火獅的風格「以摃代剪」。

陳三火剪黏

▲陳三火老師的剪黏作品(圖/台灣工藝研發中心官網)

傳統的剪黏,會先將陶瓷打破至大致形狀,在修剪成需要的樣貌,而陳三火老師的剪黏作品,將舊花瓶、酒瓶、陶罐等以摃的手法打破後,便以摃出的形狀取最適合的去進行黏合,不多加修剪,做出來的作品也更有屬於與他的動態感與律動感。保留傳統工藝的同時,又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更尋回剪黏最初那種惜物愛物的精神。(賴盈婷報導)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30三立台灣台29頻道

 

讀者留言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查查好日子 NEW~
2024.11.29
more>
資料來源:Wind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