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按鈕

不要亂吃! 捏麵人收藏、食用差很多!

A-
A
A+

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捏麵人,原稱「捏米江人」,在台灣的宗教慶典中,是常見的「看桌」(一般大拜拜如普度、做醮的供品),樣式常以各種傳說故事、動物、宗教人物為題材,擺放在醮筵上,供信徒欣賞。

捏麵人

▲捏麵人常出現在台灣宗教慶典(圖/寶島神很大)

捏麵人主要材料為,麵粉和糯米粉,輔助材料為顏料(石蠟、蜂蜜等成分)。大致上可分成可食用與不可食用;不可食用的通常會添加防腐劑以及香油製作,除了保存期限會更長之外,外觀上也會更加的精緻,主要是拿來給人收藏、欣賞、把玩或是送禮用的。

捏麵人

▲捏麵人造型多樣(圖/翻攝自三立新聞網)

傳說捏麵人最初的歷史,相傳是在三國時期,諸葛亮率兵要征伐南蠻,在過河的時候,水位突然暴漲,導致船隻無法前進,於是他下令隨軍的廚師,以糯米為皮,把黑牛白馬的肉包在裡面,捏成人頭以及牲禮的造型,擺設香案,用這些「米人頭」來祭祀江河。沒過多久,水就退了,諸葛亮一行人才又能順利前行。

以現今考古來看,捏麵人最早出土於新疆,推測距今大約一千三百年;從史料來看,捏麵人在漢代就有文字紀錄;而唐宋時期開始已有將麵團捏製成植物、人型等地記錄了;到宋元時期的時候,民間一些有錢人家,在舉辦宴會時,常把精緻的捏麵人放在桌上供客人觀賞,而到了一些重要的祭典,則會將捏麵人作為祭品擺到供桌上;到了清朝,捏麵人開始出現在廟會當中,作用從以祭拜為主的功能,轉為贈禮、觀賞、食用為主,出現在各類的民俗活動中。

捏麵人

▲捏麵人為今漸漸沒落的文化資產(圖/寶島神很大)

捏麵人在現今台灣,雖已漸漸的沒落了,卻是台灣民俗文化的重要資產,若偶然在一些民俗或是文化活動中看見它,也不妨停下匆匆腳步,欣賞這從千年以前流傳下來了文化產物。(翁苡軒報導)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30三立台灣台29頻道。

 

 

 

 

讀者留言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查查好日子 NEW~
2024.11.26
more>
資料來源:Winda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