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也是地官大帝聖誕,今年落在國曆9月6日。根據道教信仰,地官大帝為「三官大帝」之一,主管赦罪與功過簿記,這一天祂會下降人間,赦免眾生罪業、為祖靈消災解厄。民俗專家提醒,善加把握祭拜,不僅能化解業障,也能開啟下半年的財運與福運。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許多人熟悉的習俗是設桌普度好兄弟,祈求平安無災。但民俗專家提醒,中元節同時也是地官大帝聖誕,信眾除了普度之外,也能透過祝壽與補財庫儀式,為自己與家人祈福開運。
今(29)日為農曆七月初七適逢「大成魁星聖誕」,祂是主宰文運的神明,被視為考生與仕途人士的重要守護神。這一天前往廟宇祭拜,不僅能祈求智慧開啟,更有助於考試順利與事業升遷。
今(29)日適逢農曆七月初七「七夕」,民間不僅傳頌牛郎織女的浪漫傳說,也是傳統信仰中「七娘媽」(又稱七星娘娘、床母)的聖誕。七娘媽被視為守護孩童、掌管女性巧藝的神祇,因此七夕亦是女子「乞巧」的重要日子,象徵祈求智慧與巧思。
嘉義城隍廟今(22)日晚間舉行農曆七月「開鬼門」儀式,為城隍中元祭典的重要傳統科儀之一。今年廟方承襲百年古禮,特別邀請張天師第 64 代傳人張澤丕道長主持,並於晚上 11 時進行全程公開科儀。現場活動同時由三立電視台《寶島神很大》進行全程直播,讓無法到場的民眾也能同步參與。
每逢考試季,除了參拜文昌帝君、孔子等神明,其實也可以拜三國時代具智慧代表——諸葛孔明!位於南投縣魚池鄉的「啟示玄機院孔明廟」,是全台少見主祀諸葛孔明的廟宇。每天上午9點至下午5點,廟方皆提供「開智慧」的祈福服務,前來祈求思路清明、金榜題名的信眾們絡繹不絕,還有步驟詳細的求籤活動,為迷惘的信眾們提供方向。
宜蘭年度宗教盛事「2025蘭陽媽祖文化節」將於9月26日至28日一連三天隆重登場,由南方澳進安宮擔綱主辦,結合海上與陸上遶境祈安活動,展現在地漁村文化與信仰能量,歡迎全國信眾共襄盛舉、作伙迎媽祖、保平安。
位於高雄永安區的烏林投玄德宮,因獨特的「泡麵土地公」文化,成為近年南台灣極具話題性的打卡聖地。玄德宮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同時供奉二尪王爺、中壇元帥、虎王公等多尊神明,廟宇座落於純樸的海岸線旁,緊鄰興達港與漁塭,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欣賞海景的絕佳去處。
台灣廟會的鑼鼓喧天,總伴隨著陣頭的熱鬧登場,中西區圖書館自八月起推出「台灣民間信仰」系列講座,首場於8月10日登場,邀請臺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以「台灣陣頭文化的源流與發展」為題,帶領民眾深入了解陣頭背後的信仰邏輯與文化演變。
說到台南,大家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可能就是滿滿美食——牛肉湯、碗粿、米糕、棺材板、蝦仁飯⋯⋯但你有想過嗎?這些令人銷魂的小吃背後,竟然還有一尊「美食守護神」默默守護大家的味蕾!本集主持人阿白與凱揚踏上府城的美味探險,一步步揭開這位神祕王爺的真面目!
新竹市區有一座外觀極為樸實卻香火不衰的古廟——新竹關帝廟。該廟沒有常見的門神彩繪與龍柱裝飾,但仍以濃厚的歷史底蘊和關聖帝君的忠義精神,吸引無數信眾前來膜拜,並被政府指定為國家三級古蹟,成為新竹市的重要文化資產。
位於台中市東區自由路三段與建成路口的南天宮,是當地香火鼎盛的知名信仰中心。遠遠便能望見高達146尺的聖帝大神像,成為最明顯的地標之一。南天宮主祀關聖帝君,並供奉五路財神、福德正神、文昌帝君、月下老人、觀世音菩薩、註生娘娘、玄天上帝等多尊神祇,神尊齊備、神職分明,信眾可依所求前往各殿參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