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八德區霄裡的「石母娘娘廟」,是一座擁有超過兩百六十年歷史的客庄信仰中心。每逢農曆四月八日,這座不大的寺廟便擠滿前來參拜的信徒,他們大多是石母娘娘的義子、義女,不論離家多久,都會在這天返鄉,親手為自己與子女換上經過火淨的紅線與古銅錢,祈求一整年平安健康。
農曆四月初八,對佛教徒而言是意義非凡的吉日,為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的誕辰,亦稱「浴佛節」、「灌佛會」。今年適逢5月5日,各地佛寺與信徒紛紛以誦經、浴佛、供花等方式慎重迎接這一盛典,藉由儀式表達對佛陀慈悲教化的感恩與敬仰。
玖壹壹成員春風近日正在拍攝電影《死亡賭局》,日前正在北港取景,當天推測進香路線可能經過拍攝場地,還開啟GPS研究,果然等來媽祖鑾轎,媽祖相當給面子,還停在春風劇組準備的香案前,「神奇的是,媽祖還停在我們臨時弄的供桌,然後還讓大家鑽轎底,真的是太棒了。」
2025年白沙屯進香最出名的政治人數就屬雲林縣長張麗善,今年參與白沙屯媽祖36小時急行軍式進香,從起駕、祈求媽祖停駕、協助焚燒疏文等過程,次次都遭外界砲轟,成為今年進香話題的「苦主」。她昨(4日)也透露心聲,直言這是一場身心考驗,但她相信「這是媽祖的旨意」,也提醒她做事不僅要認真,還要想得更廣。
今5月1日是勞動節,也是白沙屯媽祖往北港徒步進香起駕日。每年農曆春天,苗栗白沙屯拱天宮與山邊媽祖宮的媽祖婆進香,總能吸引十多萬名信眾自發跟隨「粉紅超跑」,踏上往北港朝天宮的徒步旅程,在這條充滿汗水、毅力與信仰的路上,經常發生許多令人動容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些感動人心的瞬間吧。
農曆三月二十八日是地府大神「東嶽大帝」的聖誕,今年落在國曆4月25日。東嶽大帝全名為「東嶽泰山天齊大生仁聖大帝」,簡稱仁聖大帝或天齊大帝,為道教的五嶽大帝之首,主掌泰山與陰間,故又稱為泰山府君或東嶽帝君。東嶽大帝主司陰陽兩界、善惡審判、掌握人生死壽命,為民間信仰中地位崇高、法力無邊的重要神祇。
隨著重要考試時節將至,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特別規劃一條結合古蹟巡禮與信仰祈福的「考運祈福散策導覽」路線,即日起至額滿為止開放免費線上報名,共計120個名額,誠摯邀請考生及家長同赴,一同感受臺南深厚的人文底蘊與神明加持的好運。
今(4月20日)為農曆三月廿三日,恰逢媽祖聖誕千秋,信眾自清晨起湧向全台各地媽祖廟祈福,儀式隆重。媽祖又尊稱為天上聖母,原名林默娘,相傳為宋代福建女子,以救人無數、德行高潔聞名,逝後顯靈庇佑漁民、商旅,信仰逐漸普及,從海上女神轉化為全能女神,成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民間神祇之一。
今(4月20日)為農曆三月廿三日,亦是台灣重要的民間信仰節日,媽祖聖誕日。媽祖,原名林默娘,為宋代福建湄洲人,相傳慈悲智慧,仙逝後多次顯靈護海,逐漸被信奉為護國護民的「天上聖母」,信仰廣布海內外。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供奉媽祖的廟宇多達近千座,為全台第二大主祀神明。第一名則是福德正神。
台北市松山慈惠堂,作為全台重要的母娘信仰中心,將於明日4月19日(六)舉辦一年一度的「母娘保民遶境」活動,也是2025台北母娘文化季的重頭戲之一。適逢慈惠堂建堂55週年與母娘文化館落成,今年特別擴大舉辦「羅天大醮」科儀,結合宗教、文化與社會教育,展現道教千年傳統的深厚底蘊。
台南後壁下茄苳泰安宮,擁有一件令信眾津津樂道的神奇法器——「永不腐敗的豬腳」。這些豬腳不僅能用來消災解厄、替小孩收驚,且歷經數十年依然不腐,成為茄苳媽信仰中最神秘且具代表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