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開運祕法!備1物可招桃花、事業運
2023癸卯年的清明節,是在4月5日早上9點07分交節氣,如果是依照香港天文台發布的交節氣時間是在9點14分,除了要採交節氣露水製藥的有幾分鐘的差異,其他都可以在這天進行。民俗專家柯柏成表示,清明露水拿來磨墨畫符有特殊效驗,因為在《本草綱目、水部》記載:清明節的水是“神水”,儲存起來備用,不容易壞;用來浸造製成主治“諸風脾胃虛損”的各種藥,久存不壞。想要招桃花、事業順利的人,可以好好利用這一天。
2023/03/26 10:29
容易生病的節氣?春分三禁忌看這邊!
「春分有風發,郎中盡可殺;春分無雨下,郎中笑哈哈」,神粉們有沒有聽過這句俗諺呢?這句俗諺的意思是說如果春分颳風下雨,可提醒大家注意氣候變化並預防疾病,醫生生意就清淡;反之此日不下雨的話,表示節候亂了秩序,人們容易生病,醫生便大發利市笑哈哈。春分就是這麼一個氣候多變的時節,以下告訴大家春分3禁忌和養生法!
2023/03/18 09:03
缺水警報!能否順利降雨看3/21春分就知?
神粉們最近有沒有為了春雨遲遲未到感到擔心不已呢?下週二3月21日(農曆2月30日)就是節氣春分之日,想知道春雨何時降臨,關鍵竟是春分當天有沒有下雨?
2023/03/17 23:03
3/21一年最強補運天赦日!想轉運就靠這天
下週二3月21日(農曆2月30日)就是節氣春分之日,巧合的是這天竟也是2023年第一個「天赦日」,是一年中少有的最強補運日,想要轉運的神粉千萬要把握這天哦!那麼小編也藉這個機會來跟大家介紹節氣春分吧~
2023/03/17 22:03
春分又是天赦日!快把握這一天懺悔補運
3月21日(農曆二月三十)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是春季的中繼點也代表春天已經過了一半,不僅有許多俗諺、食療方法外,這天據說也是「天赦日」,是一年少數幾天的最強補運日,可以向玉皇上帝懺悔補運!
2023/03/17 21:03
春不養夏易病!驚蟄食物禁忌報你知
桃花紅、梨花白,黃鶯鳴叫,燕飛來,宣告著春天第三個節氣「驚蟄」來臨,但許多疾病也伴隨著「驚蟄」而來了!每年驚蟄的時間都落於國曆3月05-07日。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温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草木萌生更為迅速,人體的內分泌也隨之高漲,容易發生月經失調、過敏等症狀。環境中病菌也變得更加活躍,助長了流行性感冒發生的風險。
2023/03/06 21:15
節氣驚蟄到萬物驚而出走?驚蟄三候報你知
國曆3月6日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此時,太陽黃經為345°。「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指的是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也意味著春氣萌動,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所謂「春雷驚百蟲」,就是指驚蟄時節,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越冬的蟄蟲。
2023/03/06 19:36
打雷吧!保你整年豐收!驚蟄到求打雷
到了農曆二月初,也就是國曆3/5~3/7之間。天地陰陽氣接觸頻繁、大地激盪、產生閃電、而這春雷乍動、萬物甦醒,就是節氣驚蟄的標誌性現象。驚蟄反映出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温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也代表著整年穀物豐收!
2023/03/06 18:38
驚蟄降雷快做這動作?道教天雷地火送瘟疫
在中國曆學中在二十四節氣中這一天所有的動物、植物都會開始活動,因此上天會賦予一道春雷,透過雷聲將大地生物喚醒。有習俗說春雷響時要趕緊將衣物抖一抖,相信如此便可在今年蚊蟲、跳蚤侵擾。古時也有將石灰撒在家門外防止蟲蟻上門。這天就是農曆二月十五(國曆3月6日)的「驚蟄」日。
2023/03/06 17:40
驚蟄打小人!專家曝1招 小人退散貴人來
今年的3月6日,剛好是農曆的二月十五日凌晨的4時29分交節氣,這一天太陽過黃經345度為「驚蟄」。此時天空出現雷聲,萬物逐漸孳生茂盛,許多小昆蟲經過一整個冬天的蟄伏,在這一天的春雷一聲後,逐漸甦醒,所以,節氣稱為驚蟄。民俗專家柯柏成表示,這一天可以用一些祕法,讓自己送走小人,貴人出現,開好運。
2023/03/04 13:14
立春保養看這裡!原來勤梳頭就可以?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相信這句話神粉們肯定常常聽到~其實這句話是出自於南朝梁.蕭繹《纂要》,意思是要好好計劃未來一年的事情,在春天進行是最理想的,要計劃好一天的事情,清晨時分進行也是最佳的。在二十四氣節之中,立春為二十四氣節之首,象徵著春天的到來,大地開始回暖。
2023/02/04 17:12
最怕打雷的節氣!竟是「立春」?
本週六農曆正月初四(國曆二月四日)將要迎接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立春的到來代表漫長的冬季已過,春季開始,大地逐步復甦,氣溫回暖,萬物開始萌發,新的一年即將展開!然而,一年之中的首要節氣,卻相當忌諱打雷,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們吧!
2023/02/04 17:02
白晝變長?氣溫回暖—立春來了!
每年國曆的二月四日或五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是代表「開始」的意思,「春」則代表季節,故「立春」有春之節氣已開始之意。古人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
2023/02/03 18:15
二十四節氣之首!節氣循環週六迎接
農曆新年假期結束,馬上要迎接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這也代表著冬季結束春季的開始。而俗語中又有「雷不打春,今年一定好年冬」的俗諺,以立春當日的天氣狀況判斷今年的收成。
2023/02/02 19:14
年度最後節氣!一年中這天最冷
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已在月初結束,而一年當中最寒冷的一天「大寒」則在除夕夜的前一天,這也是二十四節氣裡最後一個節氣,在古時農業社會大寒當天的天氣是人們依據來年農獲的重要指標,也有「大寒不寒,春分不暖」的俗諺,意味著大寒當天如果非常寒冷,那麼來臨的春天必定會有豐厚農收,如果天氣暖和則會歉收。而若是當天下雨,就表示來年的天氣可能會不太正常,則可能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2023/01/19 07:14
MONDAY